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开展师生党员集中培训组织生活


发布时间:2024-12-27      浏览次数:

12月23日晚,外文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在德贞楼515会议室开展师生党员集中培训组织生活,围绕“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展开讨论。厦门大学党的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组织部副部长、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葛郝锐,学院党委书记徐琪、党委副书记张胜强参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张宇宙主持。

12月23日下午,厦门大学开展师生党员集中培训第四课。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挺膺担当 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为题,阐释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对全校师生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张宇宙回顾了集中培训课程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党员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理解,深化党员对教育强国建设“五项重大任务”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在交流讨论中,周明蓉、邓春花、曾柳茗和赖炜东四位党员代表作重点发言,他们结合个人学习生活实际,从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重大举措等方面出发,论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其他与会党员也围绕主题踊跃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作为青年党员,要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响应建设教育强国号召,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徐琪从全面学习宣传阐释、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交叉学科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她强调,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学院事业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为学科使命和育人目标,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外语人才,为早日建成教育强国锐意进取、砥砺奋进。

学习心得:

周明蓉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长久之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三大属性”和“六大特质”,依托“八大体系”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为学生,我们要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或深耕学业,练就过硬本领,或成为支教团、志愿者中的一员,奔赴山海,守护每一朵祖国花朵的盛开,或致力于国际传播,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邓春花 俄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通过聆听怀进鹏部长的党课报告,我对国家的教育政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青年价值观的塑造和国家未来的投资。作为一名未来有志于从事中外政治制度研究的外语学子,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功底和政治理论素养,发挥专业优势,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为推动国际话语体系建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曾柳茗 德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的责任,更是要通过这门语言,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赖炜东 德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经济发展短期靠政策,长期靠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推进。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众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正是我们始终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我曾围绕我国电动汽车在德国的传播的主题撰写论文。在德国的新闻媒体上,我看到了大量的关于我国科技成果的报道,如锂电池技术、光伏技术、新能源汽车、北斗卫星系统,以及航空母舰的研发与建造等。德国作为老牌的工业强国、制造业强国,如今也为我们的成绩感到惊叹。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正是源于教育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

杨雅闳 俄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基石。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新时代学子的责任和使命。我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紧跟时代发展方向。我们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极大受益者,未来也要争做教育强国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梁斯淇 俄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争夺人才高地。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在当前的外语学习中,虽然我们的语言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实际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积累,更要加强实践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展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实际行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麻静佳 俄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行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全国教育大会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也同等重要。如今的职业教育已经和大家印象里的截然不同,对于文化课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也有了继续提升自我的机会。教育选择更加个性化多样化,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教育强国建设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教育强国建设中来,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念峰婷 德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外文学子,“世界眼光,家国情怀”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宗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永葆家国情怀,要深刻铭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铭记历史带来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而另一方面,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也应该不断拓展世界眼光,紧跟着全球化的步伐,了解世界,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万炜杰 俄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在学习了本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后,我对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俄语精读课上,通过《理解当代中国》教材的学习,我从俄语视角,深入学习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梦以及相应的翻译准则。今年暑假,我加入“行闽译红”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州,梳理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福州经验”,录制多语种外宣视频,深刻体会到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增长知识,更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崔盼递 俄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

十年前,我所在的镇上的中学条件还相当落后,没有充足的宿舍,没有完整的操场,但没过两年,学校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与此同时,学校开始全方面发展文体活动,举行足球比赛、篮球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诗词大赛等。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正是国家推动建立健全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高质量素质教育体系的生动范例。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图/黄宗翰、苏小曼